2012/11/19

2012 北美雙年展 「現代怪獸/想像的死而復生」

2012台北雙年展
2012/9/29-2013/1/13

歷年的雙年展都相當有意思,今年的特別如此
本期雙年展的構思汲取自王德威《歷史與怪獸》
以怪獸性的美學為探討主題。
裡面分為六個微型展場,
歷史與怪獸、跨越、韻律、葫蘆、"前"紀念、基底無意識
場底跨越北美館延伸至士林紙廠,
大概是北美館舉辦雙年展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估計要整個(包含所有的影片)看完大概需要一整天的時間。

王教授那本書,
借用檮杌的形象比擬文學與史學中的暴力與宰制
寫得相當的有趣,有興趣可以翻翻看

底下大概介紹幾個我覺得比較有趣的廳
Harun Farocki
類比
介紹電腦繪圖的歷史,可以看到三十年間
電腦繪圖從像素到向量畫圖,
到模擬現實中風的律動
是如何的接近愈來愈貼近現實

George Psalmanazar
福爾摩沙的歷史與地理描述
18世紀對於福爾摩沙的想像,
島上居民扭曲的習俗與生態
是個西方對於未開化南島國家的想像

鄧兆旻
一個紀念碑,紀念釐清的(不)可行性
背景是早期台灣戒嚴底下的少年殺人案與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用電影分鏡與新聞剪輯
營造出既真實又虛幻的事件

Marysia Lewandowska & Neil Cummings
美術館的未來:分布式
創作想像中未來烏托邦式的美術館會是如何呈現
不斷的適應過去(亦即現代)的商品化,
而蛻變成一種全新的型態


看展的過程不會是個讓人非常愉悅的
特別是一些赤裸裸的人體傷口與戰爭遺跡
會讓人深刻體認到戰爭的殘酷
以及,所謂的Flag是真的!
但是戰爭中沒有選擇的餘地。
另一方面也十分的有趣,
歷史不僅只有嚴肅而正式的一面
文化、創作、運動的歷史也相當的探究,
因而不斷的刺激思考─究竟歷史是什麼?
書寫歷史時,
文學的想像性、紀實性
是讓人更能理解歷史呢?還是讓人更無法掌握歷史?

過去是已發生的現在,未來是將到來的現在,
而現在並不存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