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03
夜巡‧林布蘭 [The Nightwatching]
1.這請當作電影的舞台劇,或者有聲音的繪畫
2.整部片非常具有林布蘭的繪畫美感
3.觀看前需要先做功課,直接看不習慣會很好睡
4.拍攝手法跟敘事方式製造出很多可以討論的點
5.夜巡不愧是林布蘭畫風轉變的重要作品,連拍成電影都很多梗可以講
6.演員會不會太像畫裡面的人啦(抱頭
7.絕對需要看兩遍以上而且每次都會可以有新發現XD
導演/編劇:彼得格林那威(Peter Greenaway)
演員:馬丁費里曼(Martin Freeman)
本片開拍的背景是荷蘭博物館慶祝林布蘭的400歲冥誕,
於是請了這Greenaway來拍一連串的慶生影片。
Greenaway大抵上作品都抱有股濃厚的繪畫式風格,
在這部片裡面,
更是對於這被稱為最了解「光」的畫家─林布蘭轉變的重要作品「夜巡」
推衍展開他個人獨特的詮釋。
(雖然私心以為林布蘭是個暗夜的畫家:P)
電影的開始,是一張king size的大床,孤獨躺在畫面正中,
接著林布蘭醒來,
他說:
「我在看夜晚,一直看...一直看...直到我發現眼前一片黑暗」
「是誰把燈關掉了,開燈啊!」
「笨蛋!張開眼睛啊!笨蛋!」(捶地)
陷入自己目盲的噩夢中,直到女僕韓琦莉雅來安撫他,告訴他那只是個噩夢
接著兩人對話要怎樣告訴盲眼者什麼是紅色,什麼是黃色
「紅色,是血的顏色,是流動的但是也會凝結,厚重又可觸摸得到」
「黃色,像是尿,剛開始的時候沒什麼味道,久了揮發後變得酸臭腐敗,開始讓人不能忍受」
接著畫面一轉,開始林布蘭受邀畫夜巡。
中間去操作火槍時,不慎弄傷左眼,
整個眼睛被火藥燻黑,懷孕的妻子當場昏眩。
女僕趕上安慰他,替他舔去眼睛週遭的火藥。
而後林布蘭從一開始嫌價錢低,
不喜歡畫、不想畫。
直到大雨磅礡夜中,發現隊長哈迪索意外身亡,疑似遭到謀殺,
推敲之下,發現也許可以透過畫來控訴這一樁謀殺,
同時也為了能完成重病妻子所承攬的最後一件工作,
於是他開始認真祥就要怎麼去畫,
賦予畫中人他所想要的效果,而非顧客們所希望看到的。
最後,畫完成了,妻子喪亡,
林布蘭被密謀戳瞎雙眼,
最後倒在床前,
大喊
「是誰把燈關掉了,開燈啊!」
「笨蛋!張開眼睛啊!笨蛋!」(捶地)
直到最後韓琦莉雅來雙手懷抱著他,
跟他說沒事了她會一直陪著林布蘭,舐去林布蘭雙眼的血跡。
燈暗,本片結束。
整齣電影看完,事實上是很舞台劇的也很繪畫的。
多數畫面都是平面、靜態的多方對話,
或者餐桌、屋頂或者床,圍繞著幾個人的對話,
甚至,有些餐桌的畫面還刻意讓演員背向攝影機,
表現出一副是觀眾從外面偷窺其中,而演員並不認為自己在被觀看。
對於光影,
也彷彿強調著生命的高潮與低落,
歡樂的場景多是野外的、明亮的;
受到打擊、低落的場景,燈光涮地昏黃暗沉。
橋段如:
林布蘭跟妻子沙絲綺雅、寡婦姬亞以及女僕韓琦莉雅面對觀眾開始陳述的這三段,
又像是劇中人物在對著觀眾做電影介紹或者婚姻告解,
對待生命中三個女性時,全然不同的燈光色調。
片頭跟片尾的喃喃自語相互呼應。
畫家解釋繪畫作品像是跳脫電影另外再行解說,
於是可以放心的去評比他人的話,
講出畫家怎麼樣去偷渡自己的想法,
刻意的把人物畫醜、畫入些低俗的背景、殘破的花,
也許都是畫家意有所指的表現。
至於....
夜巡這幅畫,畫得是民兵團的操練,
一反當代團體人物肖像靜態、畫中人物直視觀眾、強調莊重嚴肅、炫耀財富等等傳統,
林布蘭在這幅畫中,賦予他全心的生命,
畫面不僅只是靜態的,而是傳遞出許多的聲響,
並且,
理因是白天的操練,在畫家有所指涉的狀況下更改為晚上。
畫面中最前方的兩人,猶如舞台上的主角一樣,
讓spotlight直射造出閃耀的效果,更加深繪畫的戲劇性。
整體來說,
這部片可以討論的梗就如同其他Greenaway的作品一樣,
很多,很豐富,在此也僅只略舉一二,
有興趣可以趁下片前再去看看(笑
以下就是劇照跟原畫,可以自行做比較看看:P
註: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A6%E5%8B%83%E6%9C%97
林布蘭介紹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