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
我認為這三部都是很經典的電影,
誠然有些小缺點,也跟原作不盡相同,
但是,
三部曲連貫下來陳述出一個相當完整的英雄神話
Joseph Comebell的神話學理論中提出
英雄的歷險可以概略分成三個階段
啟程->啟蒙->回歸
而Nolan的三部曲也是如此
1.開戰時刻
開戰時刻的重心在於人如何面對自己的恐懼
Bruce Wayne從小時候的恐懼到遇到忍者大師(Ra's Al Ghul)的指導
將自身的恐懼轉為打擊犯罪的符號象徵,化身成Batman
改編下的忍者大師
不僅是Bruce啟程踏上成為英雄之途的領路人
其引導的影武者聯盟擁抱的"重生必始於毀滅之中"
也是給予英雄的第一道試煉
片末,
Batman改變了高譚市的犯罪生態,
對犯罪者而論,他成為恐懼的化身
2.黑暗騎士
則是人如何堅持自己的信仰
Joker自稱是Batman影響下的產物
象徵著英雄的反面
"只要適當的壓力,人人都會崩潰,唯有混亂失序才是真理"
一連串事件是給予英雄信念的試煉,
而在Joker的影響之下,促成檢察官成為Two Face
"You either die a hero or you live long enough to see yourself become the villain."
為了讓人民還保有對公理正義的希望
Batman只能擔下殺人的罪名,
至此,英雄獨行於黑暗之中
3.黎明昇起
作為結束這系列的最後一回
黎明昇起則是表顯英雄的回歸與神化的部份
探討的是救贖
除了由班恩(Bane)帶給高譚市另一種的混亂失序
再相對於Batman,
將塔莉亞(Talia Al Ghul)改編為其鏡象
守護高譚市/毀滅高譚市
從井裏面被父親救出/從井裏面自己逃出
Wayne企業/影武者聯盟
只可惜鋪陳的不夠,
致使演出不像第二集這麼的具有張力
Bruce所扮演的Batman的面具象徵
從自認為無懼,到接受恐懼
表現出英雄也是人,接受自己人性的一面
方能獲得救贖,而也使Batman正式成為公理正義的化身
就三部曲來說
處理最弱的部份該是女性角色對於英雄的影響
不過整體上瑕不掩瑜
呈現出Bruce成為Batman
再將Batman化身為他一開始的期望─人人都可以是Batm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