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3

聽說桐島退社了 [桐島、部活やめるってよ]


桐島、部活やめるってよ

0.等待果陀

1.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2.青春年少不辨真

3.歸屬感,或者說心靈的寄託

4.殘酷的階級

5.神剪接!

6.收尾放"陽はまた昇る"有非常非常重的力道




抽空看了電影展沒看的這片
出乎意料的人少,放映的戲院更是少


整片故事很簡單,
星期五公布桐島入選縣運的這一天,
才突然發現桐島並沒有出現在學校,
於是開始出現傳聞:

德色兼備文武雙全的桐島,退出排球社了!

場景也就圍繞在這個星期五開始,
開始陳述桐島的好友、名義上的女友這些在班上呼風喚雨光彩奪目的一群
他們對這件事情的反應
以及
被嘲笑、捉弄、忽視的電影社社長前田還在這種時候開拍沒有人想看的殭屍片


剪輯上非常巧妙的把所有人的反應都湊成個線圈
一絲絲的去抽離
"聽說桐島退社了"這件事情對這些個角色的影響
而一串串一步步地把這些骨牌仔細地疊好後
最後一幕直接推倒,綻現出一幕慘綠青春的顏色

雖然是學校
卻也具體而微地呈現著社會生活的現狀
像是
同儕壓力、小圈圈、不同生活圈的矛盾
於是乎
這些小高中生的勾心鬥角與故作姿態
不由得也會讓人聯想起自己的校園生活
最特別的是在這些角色的行為舉止
因為導演通通都用很平淡舒緩的方式去呈現
不帶有一絲一毫的渲染或者批判,
假使這是個勵志向上的電影
那也許我們會看到最後電影社獲得大獎
假使這是個幻滅悲劇的電影
那也許我們會真的看到桐島縱身跳下樓
但其實沒有
就這樣的淡淡地平靜地去呈現一種你我可能都經歷過的青春
性格除了原生家庭賦予個人特質才性以外,
學校大抵上是養成性格的第二道形塑的過程,
社會則是最後那層釉

很多幕都拍得很棒
管樂社社長因為吹奏時被社員稱讚看起來很漂亮
因此為了要讓她暗戀的宏樹看到自己的模樣,
而時不時的在他經過的地方演奏,卻一次也沒有被看見
最後卻是被宏樹的女友沙奈察覺
於是刻意的要求宏樹在校園裡面吻她

排球替補桐島上場的球員小泉在拚命練習之後的比賽落敗
跪地痛哭嘶啞著"是不是沒有才能的人再怎麼努力也都沒有用!"

宏樹最後拿起攝影機拍著前田問說為什麼你要拍電影?
前田那句
"那是因為……
有時覺得我們喜歡的電影和現在自己在拍的電影剛好能連繫起來。
然後就真的是偶爾,只是偶爾……"

看完真是讓人久久不能自己


人生總是需要些心靈的寄託
或許這部分在年少時
可能是個對於不確定未來的夢想可能只是個中二病
然而青春無敵回憶總是美好的現實卻是蒼白而殘酷
當規定的道路不復存在
沒有人再告訴你再可以讓你模仿時
是否我們還能夠找到並且堅持著屬於著自己的夢想呢?
於是乎或許我該如此敘說
電影裡面這樣層層累積堆疊到了最後
就我而言
其實只是個簡單的質問

"你真的走在你想走的路上嗎?"

事實上我並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但我知道我不該停下我的腳步


沒有留言: